74hc595电路 74hc590电路应用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74hc595电路,以及74hc590电路应用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74HC595(串入并出)芯片的应用
74HC595是在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芯片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把串行的信号转为并行的信号,常用在各种数码管以及点阵屏的驱动芯片,使用74HC595可以节约单片机的io口资源,用3个io就可以控制8个数码管的引脚,它还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可以免掉三极管等放大电路,所以这块芯片是驱动数码管的神器,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看一下图一74HC595的引脚图。
74HC595的数据端:
QA--QH(有的也叫Q0-Q7): 八位并行输出端,可以直接控制数码管的8个段,也可以直接控制8个LED。
QH': 级联输出端。通常我们将它接下一个595的SI端,实现多个芯片之间的级联。
SI: 串行数据输入端。
74hc595的控制端说明:
/SCLR(10脚): 低电平时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清零。通常我们将它接Vcc。
SCK(11脚):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位。QA--QB--QC--...--QH;下降沿移位寄存器数据不变。图二是74HC595脉冲图。
控制移位寄存器
SCK 上升沿 数据 移位 SCK 下降沿 数据 保持
RCK(12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存储寄存器,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通常我将RCK置为低电平,当移位结束后,在RCK端产生一个正脉冲,更新显示数据。图三为74HC595真值表。
控制存储寄存器
RCK 上升沿,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存储寄存器。 RCK 下降沿,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
G(13脚): 高电平时禁止输出(高阻态)。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用一个引脚控制它,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
74HC595是具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三态输出功能。 移位寄存器和存储器是分别的时钟。数据在SHcp(见时序图)的上升沿输入,在STcp(见时序图)的上升沿进入的存储寄存器中去。如果两个时钟连在一起,则移位。
寄存器总是比存储寄存器早一个脉冲。移位寄存器有一个串行移位输入(Ds),和一个串行输出
(Q7’),和一个异步的低电平复位,存储寄存器有一个并行8位的,具备三态的总线输出,当使
能 OE时(为低电平),存储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总线。
595具体使用的步骤:
第一步:目的:将要准备输入的位数据移入74HC595数据输入端上。
方法:送位数据到_595。
第二步:目的:将位数据逐位移入74HC595,即数据串入
方法:SCK_595产生一上升沿,将PSI_595上的数据移入74HC595中.从低到高
第三步:目的:并行输出数据。即数据并出
方法:P1.1产生一上升沿,将由SI_595上已移入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
送入到输出锁存器。
说明: 从上可分析:从SCK_595产生一上升沿(移入数据)和RCK_595产生一上升沿(输出数据)是二个独立过程,实际应用时互不干扰。即可输出数据的 同时移入数据。
程序如下,复制就能用(因为我也是复制)。
sbit SI_595=P2^0;
sbit RCK_595=P2^2;
sbit SCK_595=P2^1;
void HC595SendData(unsigned char SendVal)//发送数据
{
unsigned char i;
for(i=0;i8;i++)
{
if((SendVal
else SI_595=0;
SCK_595=0;//从SCK_595产生一上升沿(移入数据)
_nop_();
_nop_();
SCK_595=1;
}
}
void HC595ShowData()//RCK_595产生一上升沿(输出数据)
{
RCK_595=0;
_nop_();
_nop_();
RCK_595=1;
}
多片74HC595的时钟和锁存端怎么连接?
多片74HC595串联接法,单片机控制只需3个IO线就够,串行数据DS,串行时钟SHCP,锁存控制端STCP。见下图,典型的电路,两片595驱动8位数码管。
51单片机控制74hc595输出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
51单片机控制74hc595输出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74hc595是一个反极性驱动,也就是说如果用74hc595电路的是共阴数码管,段选端本应高电平点亮,如果在单片机的p口送个高电平,但是经过74hc595后你的高电平就变成低电平了,所以要在单片机那面往595送低电平,共阳相反,然后在将位选选通,如果想固定显示某个数或者循环显示某几个数的话,就直接只一个表这个表就是八字码,然后通过查表就可以了,如果不是的话就能麻烦点,需要将待显示的数据转成十进制然后经过处理后再查表送显示。
二极管,(英语:Diode),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Varicap Diode)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74hc595电路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Rectifying)”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 (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
早期的真空电子二极管74hc595电路;它是一种能够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传导性。一般来讲,晶体二极管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在其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二极管特性。
早期的二极管包含“猫须晶体("Cat's Whisker" Crystals)”以及真空管(英国称为“热游离阀(Thermionic Valves)”)。现今最普遍的二极管大多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
74hc595作用及引脚作用
描述
74HC59574HC595是硅结构74hc595电路的CMOS器件74hc595电路, 兼容低电压TTL电路74hc595电路,遵守JEDEC标准。 74HC595是具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三态输出功能。 移位寄存器和存储器是分别74hc595电路的时钟。 数据在SHcp的上升沿输入,在STcp的上升沿进入的存储寄存器中去。如果两个时钟连在一起,则移位寄存器总是比存储寄存器早一个脉冲。 移位寄存器有一个串行移位输入(Ds),和一个串行输出(Q7’),和一个异步的低电平复位,存储寄存器有一个并行8位的,具备三态的总线输出,当使能OE时(为低电平),存储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总线。 8位串行输入/输出或者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具有高阻关断状态。三态。
[编辑本段]特点
8位串行输入 /8位串行或并行输出 存储状态寄存器,三种状态 输出寄存器可以直接清除 100MHz的移位频率
[编辑本段]输出能力
并行输出,总线驱动74hc595电路; 串行输出;标准中等规模集成电路 595移位寄存器有一个串行移位输入(Ds),和一个串行输出(Q7’),和一个异步的低电平复位,存储寄存器有一个并行8位的,具备三态的总线输出,当使能OE时(为低电平),存储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总线。
[编辑本段]参考数据
CPD决定动态的能耗, PD=CPD×VCC×f1+∑(CL×VCC2×f0) F1=输入频率,CL=输出电容 f0=输出频率(MHz) Vcc=电源电压
[编辑本段]引脚说明
符号 引脚 描述 Q0…Q7 15, 1, 7 并行数据输出 GND 8 地 Q7’ 9 串行数据输出 MR 10 主复位(低电平) SHCP 11 移位寄存器时钟输入 STCP 12 存储寄存器时钟输入 OE 13 输出有效(低电平) DS 14 串行数据输入 VCC 16 电源
[编辑本段]功能表
输入 输出 功能 SHCP STCP OE MR DS Q7’ Qn × × L ↓ × L NC MR为低电平时仅仅影响移位寄存器 × ↑ L L × L L 空移位寄存器到输出寄存器 × × H L × L Z 清空移位寄存器,并行输出为高阻状态 ↑ × L H H Q6 NC 逻辑高电平移入移位寄存器状态0,包含所有的移位寄存器状态 移入,例如,以前的状态6(内部Q6”)出现在串行输出位。 × ↑ L H × NC Qn’ 移位寄存器的内容到达保持寄存器并从并口输出 ↑ ↑ L H × Q6’ Qn’ 移位寄存器内容移入,先前的移位寄存器的内容到达保持寄存器并出。
[编辑本段]注释
H=高电平状态 L=低电平状态 ↑=上升沿 ↓=下降沿 Z=高阻 NC=无变化 ×=无效 当MR为高电平,OE为低电平时,数据在SHCP上升沿进入移位寄存器,在STCP上升沿输出到并行端口。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74hc595电路和74hc590电路应用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74hc595电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