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栏文章正文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专栏 2022年11月15日 21:26 38 银路电子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20v电机正反转接线图

220v电机正反转接线图,如下:

单相电容电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在启动绕组上串联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启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

扩展资料

电机正反转,代表的是电机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是电机正转,电机逆时针转动是电机反转。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电机的正反转在广泛使用,例如行车、木工用的电刨床、台钻、刻丝机、甩干机和车床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机正反转

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动控制电路电路图并说明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动控制电路电路图如下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在电路图中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这样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电路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扩展资料

图中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图:

正反转控制

1).简单的正反转控制

(1)正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F1,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F1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1

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2)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S,接触器KM1线圈断电,与SF1并联的KM1

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1线圈持续失

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  

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3)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F2,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F2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缺点: KM1和KM2线圈不能同时通电,因此不能同时按下SF1和SF2,也不能在电动机正转时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F2,或在电动机反转时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F1。如果操作错误,将引起主回路电源短路。

2)带电气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将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2的线圈回路中,从而保证在KM1线圈通电时KM2线圈回路总是断开的;将接触器KM2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1的线圈回路中,从而保证在KM2线圈通电时

KM1线圈回路总是断开的。这样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KM1和KM2保证了两个接触器线圈不能同时

通电,这种控制方式称为互锁或者联锁,这两个辅助常开触点称为互锁或者联锁触点。

图5-16 带电气互锁的正反转控制

缺点:电路在具体操作时,若电动机处于正转状态要反转时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S,使互锁触点KM1恢复闭合后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F2才能使电动机反转;若电动机处于反转状态要正转时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S,使互锁触点KM2恢复闭合后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F1才能使电动机正转。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详解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电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

1、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2、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3、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正反转互锁电路图原理是什么?

互锁电路就是电路和两个回路,互相锁定,一个动作另一个不能动作。

只要把两个回路互加一个常闭接点就行了,一个回路起动时能把另一个回路切断。

互锁电器控制或机械操作机构用语。比如电器控制中同一个电机的“开”和“关”两个点动按钮应实现互锁控制。

按下其中一个按钮时,另一个按钮必须自动断开电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两个按钮同时通电造成机械故障或人身伤害事故。机械行业的某些场合也会用到类似的互锁控制机构。有按钮互锁,接触器互锁等。

扩展资料:

电机正反转,代表的是电机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是电机正转,电机逆时针转动是电机反转。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电机的正反转在广泛使用,例如行车、木工用的电刨床、台钻、刻丝机、甩干机和车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互锁电路

220v电机怎么正反转原理图

220v单相电机控制正反转原理图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1、用倒顺开关控制单相交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将串接电容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绕组的接线的一端调整到电源的另一端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改变电机的旋转磁场方向即可实现。

2、离心开关、运转电容、接启动电容控制正反转原理:U1U2为电机主绕组,V1V2为电机内置离心开关,Z1Z2为副绕组。󰀊V1Z1接运转电容(小),V2Z1接启动电容(大)。

扩展资料:

单相电机一般是指用单相交流电源(AC220V)供电的小功率单相异步电动机。这种电机通常在定子上有两相绕组,转子是普通鼠笼型的。两相绕组在定子上的分布以及供电情况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起动特性和运行特性。

单相电机,是指由220V交流单相电源供电而运转的异步电动机。因为220V电源供电非常方便经济,而且家庭生活用电也都是220V,所以单相电机不但在生产上用量大,而且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电器设备的单相电机的用量,也越来越多。

在生产方面应用的有微型水泵、磨浆机、脱粒机,粉碎机、木工机械、医疗器械等,在生活方面,有电风扇、吹风机、排气扇、洗衣机、电冰箱等,种类较多,但功率较小。

理论上,如果采取措施让单相电机两套绕组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一定的相位差就可以启动。如何使两个空间上已错开一定角度的磁势或磁通之间出现一定的相位差,这是解决启动问题的出发点。据此可将单相交流异步电机分为分相式和罩极式两大类。

分相式单相电机

分相式单相电机利用电容或电阻串人感性启动绕组中起到移相作用,使启动绕组和工作绕组的电流相位错开,即所谓“分相”。

(1)电容分相单相电机

由于电容的移相作用比较明显,只要在启动绕组中串人适当容量的电容(一般约为20~50μF),就可使两绕组的电流相位差接近于90°,这时的合成旋转磁场接近于圆形旋转磁场,因而启动转矩大同时启动电流较小。

这种单相电机应用普遍,启动后可根据需要保留(称为电容运行电机)或切除(称为电容启动电机,由置于电机内部的离心开关执行)。如果需要改变电机的转向,只需将任意一个绕组的出线端对调即可,这时两绕组的电流相位关系相反。

(2)电阻分相单相电机

这种电机启动绕组匝数少、导线细,与运行绕组相比电抗小、电阻大。采用电阻分相启动时,启动绕组电流超前于运行绕组,合成磁场为椭圆度较大的椭圆形旋转磁场,启动转矩小,仅用于空载或轻载场合,应用较少。电阻分相式单相电机的启动绕组一般按短时工作设计,启动后由离心开关切除,由工作绕组维持运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相电机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发表评论

抹茶交易所Copyright www.xjyinl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2005-2023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