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四倍频电路 编码器四分频
今天给各位分享编码器四倍频电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编码器四分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光电编码器为什么要四倍频?而不是二倍频?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512线输出的脉冲是512个,A相+B相 可以计到双倍的分辨率。
TTL方波信号,A,B两相相差90度相(1/4T),这样,在0度相位角,90度,180度,270度相位角,这四个位置有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样,实际上在1/4T方波周期就可以有方向变化的判断,这样1/4的T周期就是最小测量步距,通过电路对于这些上升沿与下降沿的判断,可以4倍于PPR读取位移的变化,这就是方波的四倍频。这种判断,也可以用逻辑来做,0代表低,1代表高,A/B两相在一个周期内变化是0 0,0 1,1 1,1 0 。这种判断不仅可以4倍频,还可以判断移动方向。
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对输出的512个脉冲的上升沿以及下降沿都计数(4倍频)才能达到2048的分辨率。
增量型编码器的倍频是怎么回事?
增量型编码器的倍频:是指电机反馈的编码器倍频,在电路里是用软件或硬件处理来实现的。
一般4倍频居多。
例如,如果电机装了一个2500线编码器,则在不倍频的情况下,电机每转一圈可输出2500个脉冲;如果经过4倍频电路处理,则可以得到一圈10000个脉冲的输出,电机一圈为360°,所以每个脉冲代表的位置为360°/10000,相比360°/2500, 分辨率提高4倍。
A、B相输出,4倍频使用旋转编码器,请网友推荐其输出给计算机的信号处理电路。集思广益,不胜感谢!
简述如下:
1.如是线驱动编码器,在前端用26LS32或等效接收电路将其变成A/B两路输出,经T型阻容低通滤波电路后输入给计数芯片,如UPD4702和UPD4704,组成16位宽度的总线数据,被计算机或单片机直接读取即可;
2.如是集电极输出或推挽输出,将在电路中串接电阻(阻值等于供电电压/0.01A)后再接隔离光耦如TLP2631,变成A/B两项信号,后续处理与上面相同;
3.如使用的单片机或计算机接口是8位,则只用UPD4702即可,其他的芯片也可达成该功能;
如需具体电路,请发我邮箱:layme@163.com;
该电路在我们的飞剪控制器中使用,最高计数频率可以达到8MHz,且运行平稳(因为我们是用来计数测距的,丢脉冲意味着切断长度会有误差,因此在飞剪控制中,该系统是主要部分之一)。
关于编码器四倍频电路和编码器四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编码器四倍频电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