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保护用电流采样电路的比较及应用 相间电流保护的种类及其特点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两种保护用电流采样电路的比较及应用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相间电流保护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电路中的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的区别
一、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是指被保护线路电压超过预定的最大值时,使电源断开或使受控设备电压降低的一种保护方式。
过压保护应用
常见的过压保护元器件或设备有防雷器、压敏电阻、避雷器等。在通信电源领域,为防止雷电瞬间高电压对其造成巨大损害,通常会配置压敏电阻对其进行过压防雷保护。当雷电产生的瞬间高电压施加在压敏电阻两端时,压敏电阻阻值变得无穷小,使得压敏电阻导通并将雷电产生的大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电源设备不受雷电损伤。在电源系统侧通常会使用防雷器对交流、直流进行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最简单的过压保护措施是由一只继电器组成,如图6-25所示。一旦储能电容器上电压超过规定值时,继电器J吸合,进而切断供电电源。
这种电路虽然简单,但消耗的功率较大,并且灵敏度低。由于接在高压回路中,对继电器也有特殊的要求。激光器电激中常用的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如图6-26所示。它也由取样电路、比较器、功放级及执行元件组成。它采用了与储能电容器并联的电阻分压器来获得取样信号。当储能电容器上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电阻R1上的取样电压高于比较器的基准电压UR,最终导致执行元件切断供电电源。取样电阻R1R2的阻值一定要足够大,使其与储能电容器构成时间常数远大于储能电容器的时间常数。否则,储能电容器上电荷的激放相当严重。
二、过流保护
很多电子设备都有个额定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不然会烧坏设备。所以有些设备就做了电流保护模块。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候,设备自动断电,以保护设备。如主板cpu的usb接口一般有usb过流保护,保护主板不被烧坏。
最大电压
编辑在限定条件下, KT系列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动作时,能安全承受的最高电压。即热敏电阻的耐压值。超过此值,热敏电阻有可能被击穿,不能恢复。此值通常被列在规格书中的耐压值一栏里。
工作电压
编辑在正常动作状态下,跨过KT系列高分子PTC热敏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在许多电路中,相当于电路中电源的电压。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本电路适用于直流供电过流保护,如各种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预设值,该电子保险将断开直流负载。重置电路时,只需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接通。该电路有两个联接点(A、B标记),可以连接在负载的任意一边。
过流保护电路图
负载电流流过三极管T4、电阻R10和R11。A、B端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大多数的电压分配在电阻上。 当电源刚刚接通时,全部电源电压加在保险上。三极管T2由R4的电流导通,其集电极的电流值由下式确定:VD4=VR7+0.6。因为D4上的电压 (VD4)和R7上的电压(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电极电流也是恒定。该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3,因而使其导通,接着又提供稳定的基极电 流给T4。保险导电,负载有电流流过。当电源刚接通时,电容器C1提供一段延时,从而避免T1导电和保持T2断开。 保险上的电压(VAB)通 常小于2V,具体值取决于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该电压升高,并且在二极管D4导通时,达到分流部分T2的基极电流,T2的集电极电流因而受到限 制。由此,保险上的电压进一步增大,直到大约4.5V,齐纳二极管D1击穿,使T1导通,T2便截止,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时保险上的电压增大,并 且产生正反馈,使这些三极管保持截止状态。
C1的作用是给出一段短时延迟,以便保险可以控制短时过载,如象白炽灯的开关电流,或直流电机的启 动电流。因此,改变C1的值可以改变延迟时间的长短。该电路的电压范围是10~36V的直流电,延迟时间大约0.1秒。对于电路中给出的元件值,负载电流 限制为1A。通过改变元件值,负载电流可以达到10mA~40A。选择合适额定值的元件,电路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6~500V。通过利用一个整流电桥(如 下面的电源电路),该保险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电容器C2提供保险端的瞬时电压保护。二极管D2避免当保险上的电压很低时,C1经过负载放电。
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通过其阻值突变限制整个线路中的消耗来减少残余电流值。可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广泛用于马达、变压器、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等的过流 过热保护,传统的保险丝在线路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 而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在故障撤除后即可恢复到预保护状态,当再次出现故障时又可以实现其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
过流保护电路图
三、过压保护与过流保护区别
1、负载如果是阻性负载,当电源有故障,负载上的电压有可能大幅上升,而电流的上升值不一定能超过过流保护值。此种情况宜用过压保护,例如工作在50V,可将电压保护值调至55V,如果电源故障只要电压升至55V时,电源会自动切断电压输出;负载如果是容性负载,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并联在一起,当电源发生故障时,电流就可能大幅度上升,而电压的升值却不甚明显,这时电源内部的过流保护部件会首先启动,电源会自动切断输出。
2、过压保护值在面板上有一只电位器,可以人工设定。而过流保护值是不能人工设定的,机内已经定死,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过压保护会立即快速启动,过流保护则有一秒左右的延时。
3、过压、过流保护是针对机内故障的,因此既然发生,电源就不能自动恢复,必须关机后重新开机。
电机电流采样电路原理是怎么工作的?
电机两种保护用电流采样电路的比较及应用的形式很多两种保护用电流采样电路的比较及应用,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根据电动机按起动与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和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按转子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笼型感应电动机,你在用的就是这一种(旧标准称为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和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旧标准称为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鼠笼就是一个闭合的线圈。
(1)当三相异步电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各相差120度电角度)时,三相定子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三相磁动势(定子旋转磁动势)并产生旋转磁场,该磁场以同步转速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2)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有相对切割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导体(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
(3)根据电磁力定律,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产生的磁场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电磁力对电机转子轴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机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当电动机轴上带机械负载时,便向外输出机械能。由于没有短路环部分的磁通比有短路环部分的磁通领先,电机转动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帮我采纳!
【急】如何实现电流的比较?
1、采样:用电流互感器,次级分别接精密电阻器,得到反映电流值大小的交流电压值;
2、输入:用LM324组成电压跟随器;
3、转换:用同一片LM324的另外2个功放,配分立元件做精密整流,得到反映交流电流值大小的直流电压值;
4、比较:用LM339电压比较器。
上面提到的,都有标准应用电路可以借用。
电流采集转换电路
很简单,你只要在互感器输出端并联1.5K的电阻就可以了。
输入电流为5A时,电阻两端的电压U=IR=2mA×1.5K=3V
回答补充:
有些场合,直接驱动负载的话,1.5k的内阻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故往往用运放做个电压跟随器,使输出内阻降低,提高精度。
有些场合需要直流输出,就用运放搭个精密整流电路,可以提供一个直流电压
零序电流保护与间隙电流保护区别及应用
1、用途不同
对于变压器而言,零序电流保护与间隙电流保护安装位置一样,都安装在主变的中性点,零序电流保护出口跳闸或发信(一般选择跳闸),间隙保护只是作用在间隙上的电压超过间隙击穿电压时才动作,将中性点直接接地,无法直接跳闸。有时将两者合并使用:将零电流保护安装在间隙接地线上。
2、优点不同
带方向性和不带方向性的零序电流保护是简单而有效的接地保护方式,其优点是结构与工作原理简单,正确动作率高于其他复杂保护。整套保护中间环节少,特别是对于近处故障,可以实现快速动作,有利于减少发展性故障。
在电网零序网络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保护范围比较稳定。保护反应于零序电流的绝对值,受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较小。保护定值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也基本不受其他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短路故障的影响,所以保护延时段灵敏度允许整定较高。
间隙保护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运行维护量小。在工频、操作和雷电过电压下都可对变压器进行保护。
缺点是在三种过电压这样大范围保护配合参数确定较为困难,放电分散性大,保护特性一般,工频续流较大,灭弧能力较差,而且间隙动作会产生截波,对变压器本身的绝缘也不利。靠继电保护切除故障,在系统的不对称接地端路故障时有较大和较长时间的工频零序电流冲击主变压器。
3、作用不同
零序电流保护指利用接地时产生的零序电流使保护动作的装置,叫零序电流保护。在电缆线路上都采用专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来实现接地保护。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短路,将产生很大的零序电流,利用零序电流分量构成保护,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接地短路保护。
间隙保护是成本最低,维护量最少的保护,主要用于过压保护,在线路上用得最多。就是在线路的三相设三个对地的间隙,当电压超过一定的数值时,间隙击穿短路跳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零序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的原理?
过流保护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又熔断保护、热保护、以及精度更高的电流采样比较保护。
熔断保护,也就是保险丝,大电流是可以将熔丝烧断,而达到保护;
热保护,基本利用过流时的发热,导致某种合金的形状发生改变,而引起触点断路,达到无损保护;
电流采样比较保护,比较复杂,是通过采样元件,得到电流相关的信号,此信号与参考信号比较,过大时,即触发电路的保护机构,断开电流而达到保护。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两种保护用电流采样电路的比较及应用和相间电流保护的种类及其特点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