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栏文章正文

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

专栏 2022年11月14日 19:05 55 银路电子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以及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向创新、智能、开放迈进——“十三五”制造业发展扫描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向创新、智能、开放迈进——“十三五”制造业发展扫描

五年,弹指一挥,却足以改变产业面貌、制造格局。“十三五”期间, 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加速与工业深度融合。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中国制造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加快提升、结构优化升级。

从制造到创造,由传统向智能,中国制造不断向创新、智慧、开放迈进。

“中国创造”加速涌现

系上安全带、点击屏幕“开始”键,车辆缓缓起步,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不久前,百度在北京推出自动驾驶体验服务。经历了研发、试验、道路测试等漫长历程,无人驾驶 汽车 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渐行渐近”。

汽车 的迭代更新是创新创造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众多关键技术、基础材料、重大工程取得突破,“中国创造”加速涌现。

自主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疗,并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手术;A4纸四分之一厚、“论克卖”的“手撕钢”打破国外垄断,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C919大飞机……从技术攻克到应用 探索 ,每一项突破都是大国制造自主创新的有力见证。

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基础工艺是工业发展的底气。2016年至今,我国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十余个。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由传统依赖人工到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中国制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步伐更稳健。

“制造业创新从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认为,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但依靠 科技 驱动,中国制造正走上从制造到创造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屏幕上订单、物料等信息实时更新;云平台对生产状况、质量等可视化监控;从物料运输到贴片焊接、包装交付等均实现“无人看管”……合肥联宝 科技 的厂房内,平均不到1秒即可下线1台笔记本电脑,智能化的操作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的认知。

联宝 科技 CEO柏鹏说,下一步还要将智能管理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质量实时监控。

一个工厂的升级,折射了一国制造的变迁。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五年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催生了新的空间,中国制造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1.5%和51.1%。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70个,连接的工业设备达到4000多万台(套)。

依靠电力大数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分区域、分产业、分企业摸排,锁定“断点”助力产业链复工;京东数科发布大宗商品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效率和安全……努力化解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智能化升级的步伐提速,共享材料、共享订单、共享产能等有关协同制造、智能生产的实践不断推出。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要适度超前,让‘路’等‘车’,而不是‘车’等‘路’。”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特别是在5G带动和需求引领下,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引擎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和信息化加速融合,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制造格局调整优化

在完成内存芯片自主制造后,位于安徽合肥的长鑫存储不久前实现产能突破。围绕“芯屏器合”的产业战略,合肥也成长为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地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超过250家,年产值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们要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产生良性的内生循环作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把握住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合肥新站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王亚伟说。

中国制造在变,制造版图也在变。五年来,不少地方在立足自身禀赋的同时打破传统,布局新兴产业,打造创新生态,并将自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合肥的变化恰是我国制造业格局不断升级的写照。

前不久,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正式出台,自贸试验区扩容至21个,为制造业开放发展增添新注脚。

制造版图调整的同时,产业格局也在优化。基于数字技术搭建智慧平台,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 探索 建立电网“智能无人仓库”,打造智慧物资供应链生态圈;浪潮、联想等大型企业牵头打造产业链平台,协同创新、共享开放的合作模式逐步走俏……从产业集群到生态体系,从上下游合作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努力提高产业链的包容性,更先进、更开放的制造模式正在形成。

5年风雨兼程,中国制造不断创新开拓,向世人展现着新姿态新面貌。新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行,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创新升级,中国制造必将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安徽:“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14部门发文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双轮驱动”铸成制造业排头兵——中信重工高质量转型升级观察

“数”“智”赋能的中国制造亮相“云上展会”

上海:“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 业界共建智能制造“生态圈”

告别“傻大笨粗” “高精尖特”动能加速释放 ——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观察

芯片政策

法律分析:芯片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应该说,芯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现代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十三五”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上是非常骄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企业实力稳定提高,在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上也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条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资料

集成电路产业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十三五”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龙头企业涌现、但产业的整理竞争力有待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1、“十三五”发展回顾

——国内市场快速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集成电路产业信息产业的核心之一,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十三五”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但同时,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总体扩大,2020年达2334.4亿美元。

——中国龙头企业涌现、整体实力待提升

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格局中,目前仍以美国“一家独大”,中国大陆、韩国快速发展,而欧洲、日本、中国台湾则有所衰退。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国内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在集成电路设计环节,有海思半导体、豪威集团、智芯微电子等企业;在集成电路的研发创新方面,2020年,浪潮智能、华虹集团和长江储存科技的专利公开量排名靠前。

2、“十四五”发展重点解读

——技术、工艺、研发、宽禁带半导体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围绕技术升级、工艺突破、产业发展和设备材料研发四个方面重点发展:

此外,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金融支持模式、第三代半导体发展、产业资源共享等内容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围绕四大环节重点发展

2014年,国务院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印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纲要》提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2015-2030年间的发展目标,并从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和关键装备、材料四个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3、“十四五”发展目标解读

——2030年:产业链主要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至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至202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截至2021年3月末,这两项目标均已完成。展望203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

另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其中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规模、产能规模等提出了具体的量化发展目标:

——各省市发展目标汇总

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围绕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规模、龙头企业数量等内容,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芯片是指计算机的什么部件,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芯片?

芯片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用在计算机中,在很多场合都会有不同种类的芯片,比如用在电脑中的芯片,用在显示屏,车灯的芯片等等。芯片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MUC(单片机),他是一个微小系统单元,里面可以继承成千上万甚至上千万的零件。电脑芯片就是使用在计算机中的芯片,电脑芯片其实是个电子零件,在一个电脑芯片中包含了千千万万的电阻,电容以及其他小的元件。电脑上有很多的芯片,内存条上一块一块的黑色长条是芯片,主板、硬盘、显卡等上都有很多的芯片,CPU也是块电脑芯片,只不过他比普通的电脑芯片更加的复杂更加的精密 。

那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芯片行业呢?主要是因为芯片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应该说,芯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现代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十三五”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上是非常骄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企业实力稳定提高,在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上也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总的来看,芯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全面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有关环境政策。

关于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和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

发表评论

抹茶交易所Copyright www.xjyinl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2005-2023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