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电源电路 电饭煲电源电路原理图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电饭煲电源电路,以及电饭煲电源电路原理图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电饭锅的接线原理是怎么样的?
整个电路由热熔断器 FU、发热器、限温器、保温器、加热指示灯和保温指示灯等部分组成。接通文库电源后电饭煲电源电路,电热发热器为内锅加热煮饭,饭煮好后限温器自动切断发热器电源,电饭煲进入保温阶段,自动控制在约70℃电饭煲电源电路的温度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电饭煲一般用来煮干饭,如用来煲汤、煮稀饭、蒸食物却不能自动“跳闸”,而一些需要“文火”熬煮电饭煲电源电路的食物也因无法调节其火力大小,容易产生汤液外溢,既不安全,又浪费电能。如果将普通的电饭煲配用这里介绍的火力控制器,就可使其功能增加,为使用者带来诸多方便。
该装置的电路原理图见上图1。它由机械定时器和无级调压电路两部分构成。CZ1是电饭煲用的插座。S是功能转换开关,当S拨至“1”时,火力控制电路失去作用,电饭煲恢复普通煮饭功能;当S拨至“2”时,接通了火力控制电路,电饭煲可用于熬汤、煮稀饭、蒸煮食物等。无级调压电路由双向可控硅VS无触点控制开关,2CS双向触发二极管,RP、R2、C移相网络构成。调节RP的阻值,可以获得不同的充电时间常数,从而得到VS不同的导通角。
定时器起自动断电的作用。R1、ZD、HTD构成定时声光报讯电路。用于熬汤时,可根据食物的烹调经验,先将机械定时器旋一定角度(如需要30分钟),此时声光报讯电路被定时器开关答短接不工作,然后按下电饭煲上的开关,调节RP,可使电饭煲两端的电压在60V-220V范围内无级变化。加在电煲上的电压不同,要获得不同的火力,其汤液既不会因火力过大外溢,同时又能节省电能,熬出的汤味道出较香美。
当定时器预定时间到,定时器开关触点断开,此时有微弱的电流流过报讯电路,引起声光报讯,通知主人,汤已熬好。在实际使用中,主人可将诸如电饭煲电源电路:锅内食物量、火力大小、定时长短做记录,形成经验值,一段时间以后,便可得心应手,这样既不用长时间注意电饭煲,又能吃上熬煮的食物。
电饭锅底电线的接法
电饭锅的锅底有三根线,它们连接插座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最左边的是火线,接红色线,中间的电线是地线,接黄线。最右边的是零线,接蓝色线。
一般来说,家用电器插头(或插座)是三线的,从位置上来看,单独的那条电线就是接地线的,另外对称的两个为接电源线的(其中一个火线,一个个零线)。
如果说家里的插座(三孔插座有一接线是接地线的)接通了地线,那电饭锅就不用接地线了,已经通过电源插头接了地线。如果插座没接地线,最好能把电饭锅外壳接地,以防止漏电和被电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忌将电饭锅的电源插头接在灯头或台灯的分电插座上。因为一般台灯的电线较细,载流量小,并且容易老化,或遇热溶化。而电饭锅的功率较大,电流也大,会使灯线发热,线皮融化,造成触电或起火等事故。
2、忌磕碰。电饭锅内胆受碰后易变形,内胆变形后底部与电热板就不能很好吻合,煮饭时受热不均,易煮出夹生饭来,所以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
3、内锅外壳及电热盘切忌浸水,电器元件装在锅体内下部,只能在切断电源后用干布抹净,内锅经洗涤后,须用布将锅底的水分擦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饭煲
电饭锅原理电路图
普通电饭煲主要结构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发热盘电饭煲电源电路:
是电饭煲电饭煲电源电路的主要发热元件。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电饭煲电源电路的铝合金圆盘电饭煲电源电路,内锅就放在它上面电饭煲电源电路,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限温器:
又叫磁钢。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摄氏度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保温开关:
又称恒温器。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当温度达到80摄氏度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摄氏度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杠杆开关:
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限流电阻:
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不能用导线代替。
【电饭锅电路图】电饭锅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电饭锅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中所用的电饭锅,电饭锅不仅可以煮饭,还可以炖汤或者煮粥,非常方便,大大减少了煮饭时间。基本上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的家电之一,电饭锅具有安全、方便、且具有保温性能,深受大家欢迎。不知道大家知道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吗?有无看过电饭锅电路图呢?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就让小编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下电饭锅的相关资讯。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则触点接通,电热板通电加热,水沸腾后,由于锅内保持100℃不变,故感温磁体仍与永磁体相吸,继续加热,直到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铁磁性,在弹簧作用下,永磁体被弹开,触点分离,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
如果用电饭锅烧水,在水沸腾后因为水温保持在100℃,故不能自动断电,只有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103℃,才能自动断电.
电饭锅电路图:
注意事项
1、忌将电饭锅的电源插头接在灯头或台灯的分电插座上。因为一般台灯的电线较细,载流量小,并且容易老化,或遇热溶化。而电饭锅的功率较大,电流也大,会使灯线发热,线皮融化,造成触电或起火等事故。
2、忌磕碰。电饭锅内胆受碰后易变形,内胆变形后底部与电热板就不能很好吻合,煮饭时受热不均,易煮出夹生饭来,所以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
3、内锅外壳及电热盘切忌浸水,电器元件装在锅体内下部,只能在切断电源后用干布抹净,内锅经洗涤后,须用布将锅底的水分擦干。
4、忌用电饭锅煮太酸或太咸的食物.因为电饭锅内胆是铝制品,用它煮太酸太咸的食品会使内胆受到侵蚀而易损坏.另外,煮饭、炖肉时应有人看守,以防粥水外溢流入电器内,损坏电器元件.
5、盛饭、盛汤的时候忌在没有拔出电源的情况下使用金属质地的汤勺,要用塑料或者木制竹制的勺子来盛,并且使用前应尽量先拔除电源。洗内胆的时候一定要用抹布,要是内胆黏着锅巴什么的,用水浸了之后就很容易洗。
6、切勿用其它器皿替代内锅放在电热盘上加热。
7、不要随意拆卸电饭锅的电器部件,以免影响电饭锅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8、应经常检查电源插座和电源线是否有破损,以防漏电发生事故。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相关资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除此以外,如果是刚开始使用电饭锅,一定要认真看上面的注意事项哦,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让父母做饭方便些,都会给父母买台电饭锅,但是买了以后教会父母如何安全使用才是最重要的哦。在这里小编跟大家分享个小妙招,如果想用电饭锅煮出香喷喷的米饭,可以将米洗干净以后在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接着再放在电饭锅中煮,不但可以减少煮饭时间,煮出来的米饭特别软、特别香,不信可以试试看哦。
电饭锅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
普通电饭锅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杯开关、限流开关丶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如图②所示,是电饭锅电路图。其中k1为磁钢式限温开关,k2为双金属片保温开关,R为电热盘中管状电热元件,T为热溶式超温保护器,R1.R2为限流电阻,L1为煮饭指示红色氖灯,L2为保温指示黄色氖灯。
电饭锅的奇异功能,就在于K1、K2两个开关的妙用。
插头插入电路,闭合K1之前,你会看到红黄两指示灯交替发光。内锅温度较低,双金属片开关K2自动接通,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红灯亮,且R发热。当内锅温度达到70一80℃时,k2自动断开,由于R《《R1,L1支路被R短路,红灯L1熄灭,L2支路与R串联,黄灯发亮。
由于R2阻值很大,所以,流经L2、R2、R、T回路的电流很小,R消耗的电能很少,内锅温度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K2再自行接通。如此循环,内锅温度保持在70一80℃之间,饭煮不熟。
用手按一下磁钢式限温开关k1,此时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L1支路与R并联,红灯L1亮且R持续发热。当内锅温度达到100℃时,内锅中的水汽化完。饭煮熟后,K1自动跳开,如同K2自动跳开一样的道理,进行上一段分析中的循环,米饭温度保持在70一80℃范围。一旦磁钢式限温开关K1失灵,内锅温度过高时,热溶式超温保护器T将发挥作用,使电路断开
电饭煲电源电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电饭煲电源电路原理图、电饭煲电源电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电饭煲电源电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