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技术文章正文

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

电子技术 2022年11月17日 06:06 9 银路电子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以及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放大电路是利用具有放大特性的电子元件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如晶体三极管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三极管加上工作电压后,输入端的微小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输出端较大电流的变化,输出端的变化要比输入端的变化大几倍到几百倍,这就是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所有放大电路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只是放大某一个电势点,另一个电势点是默认接地的。

而有时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我们需要放大电压的两端电势没有一个接地的,那么这个时候,上述所有放大电路将不再适用。

扩展资料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

1、差放的外信号输入分差模和共模两种基本输入状态。当外信号加到两输入端子之间,使两个输入信号Vi1、Vi2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时,称为差模输入状态。

2、当差模信号Vid输入(共模信号Vic=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Vi1=-Vi2=Vid/2。

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od1、Vod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o=Vod1-Vod2=2Vod1=Vod,可见,差放能有效地放大差模输入信号。

简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基本组成

三极管T--起放大作用。

负载电阻RC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RL--将变化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

偏置电路UCC(Vcc)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RB--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

耦合电容C1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C2—起隔直作用,输入电容C1保证信号加到发射结,不影响发射结偏置。输出电容C2保证信号输送到负载,不影响集电结偏置。

(2) 静态和动态

静态—ui=0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ui≠0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交流工作状态。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如下图中(a),(b)所示。

直流通路,即能通过直流的通路。从C、B、E向外看,有直流负载电阻、 Rc 、RB。

交流通路,即能通过交流的电路通路。如从C、B、E向外看,有等效的交流负载电阻、 Rc//RL、 RB。

直流电源和耦合电容对交流相当于短路。因为按迭加原理,交流电流流过直流电源时,没有压降。设C1、 C2 足够大,对信号而言,其上的交流压降近似为零,在交流通路中,可将耦合电容短路。

(a)直流通路  (b)交流通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静态分析

(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根据直流通路图5-2(a)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

IB、IC和UCE这些量代表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工作点,用Q表示。

(2)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如下图所示。

1. 在输出特性曲线X轴及Y轴上确定两个特殊点—UCC和UCC/Rc,即可画出直流负载线。

2.由式UBE =UCC-IBRb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输入负载线,两线的交点即是Q。

3. 得到Q点的参数IB、IC和UCE。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3. 动态分析

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是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1) 微变等效电路的建立

① 三极管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

② 对于低频模型可以不考虑结电容的影响。

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见下图(a)、图5-4(b)。

(a)  (b)

其输入回路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2) 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共发射极交流基本放大电路如下图(a)所示。

(a)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b)微变等效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Av

Av = = -βRL' / rbe

输入电阻ri

ri = = rbe // Rb1// Rb2≈rbe = rbb' +(1+β)26 / IE =300Ω+(1+β)26/ IE

输出电阻Ro

Ro = rce∥Rc≈Rc

如何判断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中运算放大器是否工作在线性状态?为什么?

判断运放是否工作在线性状态,有一个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引入了电压负反馈(注意看清楚了,不是所有负反馈都行,如果有这个负反馈就是线性状态。

一、例题解释:

标准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它在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着一个电阻,形成了反馈网络,这种就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同理,同相比例放大,差分放大也都有这个特征。

引入电压负反馈作为判断运放处于线性区的标志,在很多教科书中都有提及。要学好模电,多看几本书是有必要的,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适合所有人。

二、计算方法判断:

1、如何判断该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又如何确定Uce在代表极限功耗的虚线双曲线上找一点,例如与40μA线交点,交点坐标为24V、2mA,故管子极限功耗。

PCM=24V×2mA=48mW≈50mW;

漏电流ICEO=10μA;

击穿电压Ubr(ceo)=50V;

2.、从图上可读出Ib=40μA时,Ic=2mA,故管子β=2000/40=50倍;

开关接在A点时Ib≈6/200k=6/200mA;

Ic=βIb=50×6/200mA=1.5mA;

Uce=Ucc-RcIc=6V-1.5kΩ×1.5mA=6V-2.25V=3.75V;

3、晶体管VT处于放大状态;

开关接在B点时Ib≈6/20k=6/20mA;

Uce=Ucc-RcIc=6V-1.5kΩ×15mA=6V-22.5V0,Uce实际约为0V

晶体管VT处于饱和状态;开关接在C点时晶体管VT处于截止状态;

扩展资料:

一、如何判断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中运算放大器是否工作在线性状态详细讲解:

放大电路的三种状态是: 三极管电路的三种状态是 ,放大状态:此时三极管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晶体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工作在什么状态: 晶体管的运用要看的需求,作开关用的话,晶体管就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

某晶体管电路中,已知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现用万用表测得三只管脚对地的电位如图:1脚5V,2脚2V, 1脚是集电极C 2脚是基极b 3脚是发射极e 管子是NPN型硅管 因为NPN型三极管放大电路

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三种工作状态的问题: Uce随着基极电流和放大倍数及RC而定。你前面说的是正确的。 一般说管压降是指饱和情况下。

一道模拟电子技术题想请教一下,测得某电路工作于放大状态时三极管各极电位,则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是?: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电压值处于中间的是b极,与b极相差0.7V硅材料

怎样判断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三极管电路的三种状态区分: 共射级电路指的是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作为输入和输出回路的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分析三极管工作状态,求大小,看图片题目: 有在低频下才起重要作用,主要是来自于晶体缺陷、表面态或表面不稳定性所引起的复合电流的涨落

二、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

运算放大器最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将电压类比成数字,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也成为实现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的基本建构方块。然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在电路系统设计上的用途却远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

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transistor)或真空管(vacuum tube)、分立式(discrete)元件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逐渐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

早期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现在则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算放大器电路

题图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工作于线性区,用叠加定理求输出电压uo=u' u” 则u'=()v,

解:将u2短路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如上图。

根据“虚断”,同相输入端输入电流为零,因此该端子的电位也为“0”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根据“虚短”,则反相输入端的电位也为“0”。

KCL:I1=(u1-0)/R1=I2=(0-uo')/R2,8/1=-uo'/1,所以:uo'=-8(V)。

将u1短路,如下图:

V+=u2×R4/(R3+R4)=10×1/(1+1)=5(V)。

根据“虚短”,V-=5V。

KCL:I1=V-/R1=I2=(uo"-V-)/R2,5/1=(uo"-5)/1,uo"=10V。

叠加:uo=uo'+uo"=-8+10=2(V)。

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如下图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

发表评论

抹茶交易所Copyright www.xjyinl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2005-2023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