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 工程上所说的三相电路的电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以及工程上所说的三相电路的电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均相同且不变
- 2、在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
- 3、请教一下会电路分析的人,图中三个电压源分别测的是谁的电压呀?
- 4、在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电源线电压为380V,Z=80+j60Ω?
- 5、三相对称交流电路。问:图中电源的线电压,相电压分别多少?电阻两段的电压又该怎么算?
- 6、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线电压 ,其分相计算电路为( )
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均相同且不变
电池属于标准电压源,其电压是不变的,电流根据负载而变。在图中,A,D灯泡规格相同,那么它们的电阻也相同,因此流过它们的电流也相同(I=U/R)。故功率相同。题中,第三图电源提供的总功率是第一图的2倍,但每个灯的功率是相同的。
在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
从电路图上看来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的是R1和R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由于本电路中除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了R1和R2外没有其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他用电器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故V1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U。而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压。
由此可知:U1-U2=U-U2,其结果等于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值。
电流表测的是通过串联电路的总电流,而根据U=IR可知,IR1的结果就是加在R1两端的电压。
故(U1-U2)和IR1都表示的是甲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即(U1-U2)/IR1=1
请教一下会电路分析的人,图中三个电压源分别测的是谁的电压呀?
电压源只是自己的电压恒定不变,它不测谁的电压。
它与周边电路的电压关系就是KVL。比如:Us1与R1、R2上的电压代数和为0。
在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电源线电压为380V,Z=80+j60Ω?
解:设UAB(相量)=380∠30°V。
根据对称性:UBC(相量)=380∠(30°-120°)=380∠-90°(V)。
所以:UCB(相量)=-UBC(相量)=380∠90°(V)。
Z=80+j60=100∠36.87°(Ω)。φ=36.87°。
(1)IAB(相量)=UAB(相量)/Z=380∠30°/100∠36.87°=3.8∠-6.87°(A)。
IA(相量)=√3IAB(相量)∠-30°=3.8√3∠-36.87°(A)。
即IL=3.8√3(A)。
根据对称性:IC(相量)=3.8√3∠(-36.87°+120°)=3.8√3∠83.13°(A)。
线电压U=380V,线电流IL=3.8√3A。相电流Ip=3.8A。
P=√3UILcosφ=√3×380×(3.8√3)×cos36.87°=3465.6(W)。
或者:P=3×Ip²×R=3×3.8²×80=3465.6(W)。
(2)接线图如下:
φ1=φ(UAB)-φ (IA)=30°-(-36.87°)=66.87°。
P1=UAB×IA×cosφ1=380×(3.8√3)×cos66.87°=982.47(W)。
φ2=φ(UCB)-φ(IC)=90°-83.13°=6.87°。
P2=UCB×IC×cosφ2=380×(3.8√3)×cos6.87°=2483.12(W)。
P1+P2=982.47+2483.12=3465.59(W)=P。
接线正确。
三相对称交流电路。问:图中电源的线电压,相电压分别多少?电阻两段的电压又该怎么算?
图中电源侧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相等,都为Us;这个线电压加在对称星形负载上(线电压等于1.732倍相电压),电阻两端的相电压电压应该为US/1.732
V(线电压Us除以1.732)
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线电压 ,其分相计算电路为( )
这是星形接法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的三相对称电路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零线没有电流通过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Zn 上没有电压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各相电压均为~220V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答案是图(b)。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和工程上所说的三相电路的电压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图中的三电路电源电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