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一秒继电器电路 时间延时继电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延时一秒继电器电路,以及时间延时继电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延时一秒的电路
与一般的555单稳电路不同的是在第5脚接有一只二极管VD1,将该脚与电源电压+6V接通。该脚是555的控制端,与内部2/3电源分压点相接,接入VD1后,则该点将被箝位在5.3V(0.6-0.7=5.3V),其中0.7V是VD1的导通压降。
这样就使得阈值电压也相应提高到5.3V,从而使得C1的充电时间有较大延长,一般来说,可以在相同R、C时间常数下使定时时间增大数倍。
计时开始前,先按动一下S1,计时开始,定时时间到时,555第3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线圈失电断开,实现被控负载延时关断的功能。
增大C1的容量可以获得更长的延时时间。
扩展资料
分段式定时器
本电路由2只555电路组成,U1、R1、RP1、C1等组成第一级单稳态定时电路,U2、R2、RP2、C3等组成第二级单稳态电路,两极电路构成分段定时电路。
分段式定时器原理图
原理介绍
当按下S1,持续1、2秒钟,C1充满电荷,U1的第2、6脚为高电平,故U1复位,第3脚输出低电平,通过R2、RP2使U2置位,第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线圈得电吸合,定时时间开始。之后,C1通过RP1放电,当C1两端电压放电至1/3的6V时,U1翻转,第3脚输出高电平,第一阶段时间结束,其时长为T1=1.1xRP1xC1。
接下来,第二阶段定时开始,U1第3脚的高电平通过R2、RP2,向C3充电,使得第6脚电位逐渐上升,升至6V的2/3时,U2复位,第3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释放,第二阶段定时时间到。该段时长为:T2=1.1x(R2+RP2)xC3.
因此,总时长就为:T总=T1+T2。本电路可以实现用较小的阻容元件实现较长的定时时间。
延时继电器电路图
如图:J1、J2、J3分别是通电延时继电器,分别延时5s、10s、15s。
L1亮表示外门开,灭表示关;L2亮表示内门开,灭表示关。
当开关S1关断时(如图),L1亮(外门开);L2灭(内门关);
当开关S1合上后,①J1延时5s工作,即J1-1延时5s后闭合,L2亮(内门开);
② J2延时10s工作,即J2-1延时10s关断,L1灭(外门关);
③J3延时15s工作,即在J2工作5s后J3工作,即J3-1闭合L1亮(外门开)而J3-2关断L2灭(内门关)。
三极管怎样延时驱动继电器
在三极管基极加电解电容接地,可以使继电器延时吸合,延时时间由电容容量决定,由实践解决,先用220微法试试。
延时继电器的原理图
延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线圈得电,220V市电加到、两端J1瞬动接点线圈得电并带动瞬动接点动作,压敏电阻RV起过压保护作用。AC220V市电再经过D1~D4桥式整流,R2限流、C1滤波后得25V左右的直流电。再经过R12、限流降压和D6的稳压得到12V左右的直流电。由C4、C3、R9、D7、R5与集成块组成振荡电路。①、②、③、④脚为集成块电源正极,⑧、⑩脚为集成块电源负极。由R8、R11、R10、R7、R6、C2、C5组成延时时长调节电路,通过调节R7的阻值大小就可调节延时在6~60秒内任意整定。当达到延时整定时长时,集成块⑦脚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12V左右),三极管T饱和导通(电子开关闭合),于是J2延时线圈得电,并带动延时接点组动作。另外V7(绿色)亮表示继电器延时开始,也就是延时继电器瞬动接点组动作。当延时结束,也就是延时继电器时延接点组动作,V8(红色)亮,表示继电器延时整定值到,延时结束。
通电延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继电器一般都有常开和常闭触点,接到要被控制的电路上的。
通电延时继电器就是指这只继电器在通电后并不是立即使触点状况发生变化,而是指要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才动作(常闭触点变为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这类继电器有两种性质,一类是机械式的,有通电后线圈带动衔铁吸合,但由于继电器的橡胶气囊放气时间的(为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控制,使触点延时动作;还有就是通电后使继电器内的微电机运转,经过齿轮机构的减速延时,使触点延时动作的另一种.另外还有一类是晶体管(包括集成电路的)电路的继电器,它是靠通电后电路上的电容充电时间的控制,或者是采用"秒震荡信号"计数(即计时),来控制可控硅或晶体管导通或截止,来控制线路的通断或者推动普通继电器工作,控制电路通断来达到延时功能的.
关于延时一秒继电器电路和时间延时继电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延时一秒继电器电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